关于芦荟

芦荟的文献记载
世界上最早的芦荟文献记载,是公元前1552年由埃及学者所写的《everas papyrus》,目前保留在德国雷布玆大学(University of Leipzig, German)。西元74年,希腊医师、罗马哲学家都曾发表过芦荟使用的书籍。西元512年,Byzantine写了一本叫《Codex Anicine Julianae》的书(现保留于维也纳Ostercichische National-bibiothek)书中第一次图示了芦荟。而中国最早的文献记载,是宋朝(西元960-1276年)之《开宝本草》中明载芦荟的特性和用法。
3500年来,医疗学者和医生皆极力推崇这个沙漠百合科植物的功效。
芦荟的品种
虽然芦荟种类可细分为200多种,但目前被发现具有医疗价值,且经卫生署核定可去皮食用的只有六种,包括非洲芦荟(Aloe africana)、木立芦荟(Aloe arborescens)、芒芦荟(Aloe ferox Mill)、好望角芦荟(Aloe perri)、女王锦芦荟(Aloe spicata) 及翠叶芦荟(Aloe barbadensis),其中又以翠叶芦荟因叶片硕大,含有丰富胶质最被推崇。
翠叶芦荟也称为纯种芦荟(Aloe Vera)或洋芦荟,大多生产在美国德州和佛州里达州等温暖地带,它的叶子有长矛型、尖点型、以及锯齿型三种,叶片中所含的特殊泥胶质,是最好的天然滋润剂之一,永久产品公司就是使用这种高营养价值的翠叶芦荟。
芦荟叶

芦荟叶可分为内层及皮层两部分,芦荟内层组织是透明、有黏性和植物性香味的凝胶,包含有超过200种以上的营养成分,其中包括20种矿物质、18种胺基酸与12种维生素。
成熟芦荟叶片可重达1.5-3磅,叶片最宽处达4-5吋,若是生长环境的土壤、气候不佳,将直接影响芦荟叶片,不但叶片变小,凝胶亦较少。
芦荟的厚皮层的外皮导管中则含有芦荟素及大黄素,易导致过敏,因此外皮不能使用,为中医所谓大寒大苦之物质,在过去被当作泻药,因此许多人误认芦荟是一种有毒物质。所幸这种黄色汁液在芦荟的透明凝胶中几乎不存在,芦荟对人体最大的益处就存在于此透明凝胶中。
芦荟花

一般芦荟生长两年以上才会开花,且需在充足水分、光照、较高温度、及良好的健康生长要件才能开花,所以会开花的永久芦荟即是营养充足以及健康生长的代名词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